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我走了多少冤枉路,才顿悟这19个扎心的道理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04 10:48:11    


1


假设你是演员,那么,你在演光绪皇帝的时候,你不是你,而是光绪皇帝,所以,无论慈禧太后在剧中如何骂你,你都不应该有情绪,为什么?因为在演戏的此刻,你不是你,而是光绪皇帝,慈禧太后骂的不是你(演员)本身,而是光绪皇帝。


同理,在公司上班的时候,你不是你,而是你演的那个职位角色,所以,有时候上司批评你几句,他其实不是在批评你这个人本身,而是在批评那个职位角色没有演好,仅此而已。


想明白这一点,你就顿悟了:把情绪带到工作中,实为不智。


开心上班。好好做事。



2


鲁迅说,世上原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就有了路。


同理,世上原本有恶行,但,做的人多了,也就没有了恶行。



3


事实A: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。


事实B:全班同学选举班干部是科学的。


有人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:事实A和事实B不能同时成立。



4


人生有的“遗憾”,其实活久了回头一看,发现其实是自己渡过了一劫。


老冯我有一个朋友,男的,他曾经被心爱的女友甩了,很伤心。可是多年以后,他从朋友圈里打听到,那女孩和别人结婚之后,因为出轨而离婚,后来再婚,又是因为出轨而离婚。


这个时候,男子恍然大悟:幸亏我当年被甩,否则,后果不堪设想。


原来,自己曾经以为的“遗憾”,其实恰好是渡过了一劫。



5


最危险的地方,往往最安全。


我们都听过这句话。


但是,如何理解这句话呢?


举个例子说:


疫情严重的时候,你不敢去坐高铁,因为怕人多,怕传染。可是,当你鼓起勇气到了高铁站的时候,你会发现,高铁站几乎没人。


为什么?因为人们都害怕,这个时候,你反而是安全的。


其实,创业也是同理。



6


我们说,理想和现实,总是有差距的。


举个例子说:


很多朋友在买车之前,是这样想的:买一台车,老子我想去哪就去哪,拉风!


但,这只是理想,不是现实。


买了车之后,才猛然发觉,现实原来是这样的:


不是你想去哪就去哪,而是哪里的停车场有车位,你就去哪。


说到底,买了车,你还是不自由。



7


为什么我不建议孩子玩电玩、电竞、电子游戏?


道理是这样的:


电玩这类东西,是“瞬时反馈”的鸦片,一玩就爽,和旧社会的鸦片,是一样一样的,所以,叫它“精神鸦片”,真没冤枉它。


一个孩子一旦习惯了“瞬时反馈”,那么,这个孩子长大以后,就会成为一个很浮躁的人,那么,TA做任何事情,都无法萌生足够的耐心,无法沉下心,彻底丧失了做大事业的性格基础。


我们古人说“玩物丧志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



8


和别人讲道理的时候,不要带情绪。


否则,一般人不会接受,哪怕你说得再有道理。


为什么?


因为人类基因的记忆,天然把情绪理解成敌意,所以,所有人对你的情绪,本能都是抗拒的。


他们不接受的,不是你的道理,而是你的情绪。



9


人,要学会正确归因,才会变得更加明白事理。


举个例子说:


早些年广州有个别墅区,业主有钱,喜欢显摆,到处吹嘘自己有钱、生意做得大等等,结果,引来灾难,全家被灭门。


于是,有人做出结论:说,有钱,会引来杀身之祸。


这就是典型的归因错误。


其实,不是有钱引来杀身之祸,而是显摆炫富引来杀身之祸。


学会正确归因,对我们判断事情,科学决策,非常重要。



10


大多数人都相信: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。


然而有趣的是:上面这句话,其实是自相矛盾的。


如果真理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中,那么大多数人相信的事情,就是错的。


如果大多数人相信的事情是对的,那么,真理就不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。


所以,在真实的世界里,大多数人既不相信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,也不相信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,而是相信: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:老子我总是对的,全世界都是错的。


11


如果你觉得一个网友很傻冒,又嚣张,你想教训他,那么,最好的做法,不是和他争吵,而是赞美他所有的错误观点,让他在错误的路上,越滑越远,时间长了,他自己就会翻车,不需要你去教训他。



12


地震云是伪科学。


没有地震云这回事。

所谓地震云,是一个传播多年的网络谣言。


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都认为:地震和天上的云,没有关系,不存在所谓的地震云现象。



13


不计代价地追求安全,大概率你能得到安全,但是这背后,隐藏了很多你看不见的损失。


例如说,考公务员,大概率你能端上长期铁饭碗,但是,如果你是一个有才能的人,被公务员的职位困住一辈子,那么你可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,损失了一个亿、甚至十个亿。



14


古人们发现,穷人家的孩子,通常小气。(注意:是“通常”,并没有绝对)


所以古人创造了一个词,叫“小家子气”。意思是说,小家庭出来的孩子,大多小气。


那么,穷人家出身的孩子,为什么通常都小气呢?


原理是这样的:


在穷人家,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开始,就不断向孩子灌输一种“匮乏感”,例如说“家里困难”、“省着吃”、“省点用”……等等,所以呢,孩子长大之后,这种“匮乏感”,就成为了TA的思维习惯,影响TA的行为,而且终其一生,都很难改过来。



15


吴亦凡踩雷,告诫我们:凡事要在事前把钱谈好,不要在事后谈钱。


为什么?


因为事后再谈钱,双方的期望值不符,很难谈拢,容易生祸。


记住:下回修水管的、换锁芯的师傅上门,要事先把价钱谈好,不要在事后谈,否则,你会惹上吴亦凡那样的麻烦。



16


马不能耕田,但,我们不能据此说,马没有用。


同理,作家不生产大米小麦这些粮食,但是,你不能说作家没用。事实上,作家做的事情,是默默改善人的灵魂。所以,我们不能说作家没用。相反,作家的作用,非常大。


同理,有的人,一无是处,什么特长都没有,脾气坏,没本事,但唯一的优点,就是不怕死,你也不能说这人没用,举个例子说,万一未来战争到来的时候,这种人可以当敢死队。



17


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倘若一事无成,那么,其实已经证明了他并非真正绝顶聪明,因为真正绝顶聪明的人,总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成功之路。


同理,一个优秀的人倘若长期找不到对象,那么,其实也证明了TA并不是真正的优秀,因为真正优秀的人,都懂得调整自己的三观、心态、期望、行为,从而使自己有效脱单。



18


新东方的遭遇,至少给我们两个启示:


启示之一:好挣的钱,都蕴含危机。


启示之二:没有哪个商业风口,是永恒的。



19


如何理解“过犹不及”这个词?


举个例子说,做人,不要太精明。


太精明了,没有人愿意和你来往,没有人愿意和你达成合作。


真正的聪明人,是要带点“傻”的。带点傻,带点朴实,带点憨厚,人人都喜欢你。


太精明了,斤斤计较,鬼精鬼精的,大家怕你,都不和你玩。


精明过头了,也是一种愚蠢。


所以古人忠告我们:过犹不及。




相关文章